戰“疫” | 這14天,謝謝每一位韻升人的堅守
2022/11/30
這是一場極其艱苦的戰“疫”!
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“疫”!
這也是一場韻升人堅守奮戰、鍛造鋼鐵意志的“戰役”!
千里之外,包頭疫情隱患尚未消除。10月14日,寧波北侖發現陽性病例,當天下午4時起北侖進入全域靜默管理。至10月28日“解封”,整整兩周。
相比今年年初的北侖疫情,這一次確診病例更多,形勢更為嚴峻。
寧波、包頭兩地同時遭遇疫情,我司韻升三園、四園、包頭公司等生產基地深受影響。一場關于疫情防控和生產保障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重大“戰役”,在韻升人面前展開……
隨著北侖進入全域靜默管理,公司緊急啟動了三園四園閉環生產管理模式。
在公司領導的統一部署下,三園四園成立了現場應急工作小組,按疫情管控、生產交付保障、物流保障、后勤保障成立四個組分工合作,有針對性地梳理問題,推進各項工作。
現場應急工作小組制定例會制度,疫情初期每天10:30、20:00開會回顧當前工作開展情況,討論存在的問題,同時傳達公司防疫和生產運營的要求,作下一步的研究部署。
閉環園區積極落實自主核酸檢測事宜,員工們按政策每天自覺完成檢測。
小組成員仔細檢查完善防疫管理措施,并每天組織生產辦公及生活部分區域的消殺。
公司與相關部門高效對接,快速申辦多張通行證,使得疫情期間的物流運輸通道得到基本保障。
小組成員仔細研究,合理調度各種車輛的使用,使物資運輸、產品發貨等各種工作井然有序。
公司應急宿舍、餐廳、公共浴室等悉數開啟,明確疫情期間用餐及洗浴基本制度,在保障生活需求的同時確保防疫安全。
三園食堂工作人員多數被封控在小區,僅有3人可上崗,人手嚴重不足。為保障服務,公司管理干部積極支援,在就餐時間承擔分餐、打包等工作。
在現場應急工作小組的努力下,各項工作平穩運行,閉環園區的生產、生活狀況逐步得到改善。
在包頭,相應的閉環生產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有效落實,大約三分之二的干部員工留廠駐守,力保生產。
雖處疫情之下,但生產交付保障仍是極為關鍵的一項工作。
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,在閉環管理的模式下,為了履行向客戶準時交付的鄭重承諾,三園四園的生產依然熱火朝天,十分忙碌。在現場應急工作小組的領導下,公司組織起園區內有限的人員推進生產。基層員工任勞任怨,十分支持公司的抗疫保產工作,甚至還紛紛放棄休息時間,主動提出加班加點,提升生產進度。
隨著疫情形勢日趨緊張,不少處于安全區域的干部員工紛紛選擇入廠支援,出勤人數不斷增加。三園原住宿員工338人,僅截至17日統計時,日上班人數已達近700人,而四園日上班人數也突破400人。直至“解封”,入廠支援的員工人數一直在陸續增加。
在宿舍滿員的情況下,許多員工根據公司的安排“改造”會議室、辦公室及部分車間作為臨時住宿區,就地鋪一層硬紙板或木板,鋪上一層墊被,再加一床被子,就是一個單人床了。
條件艱苦,但員工們都予以理解,選擇與公司共面難題。
干部員工團結一心,各家事業部之間也是互幫互助、共同進退。不光是抗疫相關生活物資相互支援,在個別事業部檢驗、發貨等具體生產環節上遭遇人手短缺時,其他兄弟事業部都會抽調人手進行援助。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閉環園區內的生產運營日趨平穩,至10月20日時,三園各事業部的日總發貨量已達到32噸。
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。
同心奮戰,溫情相守。
因疫情發生前期到過北侖,此次公司有200余名員工需要居家隔離。但大家都以線上方式進行辦公,工作甚至比以前還更忙了。人力資源部的程春茂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。
作為現場應急工作小組疫情防控組的成員、三園疫情防控的網格管理員,他連續幾天都在通過線上辦公、電話聯絡,負責和街道社區對接核酸檢測、紅黃碼應急處理等事宜,同時還要推動閉環生產相關工作制度制定、物資需求登記與申報等內容。
與他一樣,整個現場應急工作小組的成員,基本都是早6點到晚12點的工作狀態。
股份公司領導、各事業部的經營班子成員,有的一直駐守園區,有的則特地從安全區域趕來,擔負起閉環生產期間防疫、生產、物流、后勤等各方面的工作。為盡可能多地為員工提供床位,公司領導甚至讓出自己的宿舍,直接住到了辦公室里。
新能源汽車磁鋼事業部的劉成成、GBD制造部的羅丹等中層干部,在未有公司號召的情況下,自發帶著換洗衣物和被褥進入廠區支援生產。他們說,疫情之下,肯定有很多事情需要做,自己能出一份力就是一份力。急匆匆跑到公司,劉成成直言“沒多想”。
家住北侖的他,看到疫情形勢嚴峻,很怕萬一小區封控無法出門上班,但公司生產又不能停,假如出現技術問題自己能幫上忙,所以10月16日便決定提前進入公司。雖然家里孩子才3歲多,但妻子和母親都很支持他。
像他們一樣,還有很多普通員工奮戰在這一個又一個閉環生產的夜晚。公司運營部的羅晗瑜主要負責單證物流,連日來基本每天都要配合事業部發貨,經常忙到晚上11點、12點。
VCM磁鋼事業部的謝寧江,在北侖封控的當天選擇留守四園,一直負責包頭坯料貨車的卸貨工作,忙到當晚7點多……在后勤服務方面,物業公司面臨著不小的困難,但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與貢獻。
其中關鍵的餐食供應方面,三園餐廳因工作人員極度短缺,一時后勤保障困難重重,只能依靠外部送餐解決。10月16日,物業公司阮建華從安全區域進駐三園,推動做好現場的組織與服務。

(阮建華在食堂工作中)
在三園服務的日子里,他東奔西走,餐食、治安、清衛、防疫、物資接駁等多方面協調梳理,走到鞋底磨出兩個大洞。
二園廚師團隊也心系三園,于工作之余加班加點制作餐食,每天為三園供應中晚餐約500余人份。
四園則自力更生、抽調人手,后續基本恢復自主供餐,讓員工吃上了更熱乎的飯菜。
10月28日,北侖“解封”。
這14天,是韻升人同甘共苦的14天。
這14天,是韻升人刻骨銘心的14天。
這14天,也是韻升人極富成就感的14天。
在前線、后援共計千余韻升人的努力下,我們打贏了這場艱苦的戰“疫”!
擼起袖子加油干,風雨無阻向前行。
“二十大”報告中的這一語,用來形容當下再恰當不過。
在這場防疫保產的雙重考驗中,無論是前線還是后援,各位韻升人,你們都是沖鋒陷陣的戰士,是無懼風浪的水手,你們踐行著以奮斗為榮的理念,彰顯了韻升人的責任擔當、韻升人的敬業精神。
有這樣的擔當,有這樣的精神,相信我們一定能一道拼出、干出、奮斗出一個屬于韻升人的美好未來!
向全體奮斗者致敬!